3月8日,陜西新聞聯播報道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黨委書記李言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衛紅學習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報道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出席全國兩會的我省代表委員們表示,陜西要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硬仗,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走出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在西北工業大學陜西省空天結構技術重點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在研究無人機動力系統,努力減少能耗、提升性能。這個實驗室主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已在飛行器結構輕量化設計、大型薄壁結構切削制造、復合材料成型制造、增材制造工藝的結構設計,飛行器變體結構5個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解決了航空航天領域多個卡脖子問題。試驗團隊還培養了一批服務于國防建設的優秀科技人才,10多位已成長為型號總師或副總師。
西北工業大學陜西省空天結構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駿
目前,團隊針對空天裝備研究的新需求,正在開展新一代飛行器高性能輕量化結構研究,力爭在智能變體結構,太空原位制造,3d打印等方向取得新的突破。
近年來,陜西在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互動和科技產業金融融合上靶向發力,注重發揮西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策源功能,主動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一裝置一策”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高校“雙一流”建設穩定支持機制,持續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路,有效打破科技產業“兩張皮”的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李言榮:
西工大這幾年也是在習近平總書記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精神指引下,也是在做教育的改革、科技體制的改革。特別是陜西省的“三項改革”,應該說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全國影響也很大,都是從西工大先行先試開始的。所以我覺得人才是高校的主旋律,面對國家要在2035年前要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樣一個總的戰略目標。我們覺得還任重道遠,我們還要努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衛紅:
首先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就是我們是為誰培養人,還是要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對我們這個“雙一流”高校,就是首先我們要把握方向。另外一點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的,關于我們這個科技成果的轉化,科學研究也好、人才培養也好,都要和我們國家的需求要密切結合。要讓學生用最先進的方法,掌握最先進的這種涌現的新技術。